[第五届社科普及周]让社会科学贴近百姓生活
日期:2007-08-20 来源:深圳特区报
以“人文·城市”为主题的第五届深圳社会科学普及周昨日开幕 让社会科学贴近百姓生活 “孩子进入青春期越来越不听话,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办?”“图书馆藏书浩如烟海,我应该怎样取我所用?”“我们劳务工遭遇工伤应该怎么办?”在昨天开幕的第五届深圳社会科学普及周“生活中的社会科学”大型义务咨询活动上,这些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热辣问题被抛向了深圳社科领域的著名专家们,经过专家耐心、细致、热情的解答,每一位咨询者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作为“深圳十大文化品牌活动”之一,本届深圳社会科学普及周以“人文·城市”为主题,将社会科学的大众化、普及化作为重要目标,依托一系列品牌文化活动,让一度被视为阳春白雪的社会科学放下身段,真正走到市民身边,深入深圳人的生活,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扩大社会科学影响,传播城市人文精神,塑造深圳文化品格。 六大文化套餐受市民热捧 深圳社会科学普及周是深圳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构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深圳社会科学研究贴近实践、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一项有益尝试。自2003年推出以来,该活动在全市引起了较大反响,成为继读书月、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和创意十二月之后的深圳又一个响亮的公共文化品牌。 第五届深圳社会科学普及周由市委宣传部、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深圳报业集团等单位协办。为了响应市委四届五次全会提出的致力于深圳城市人文精神建设的决策,本届社会科学普及周围绕着“人文·城市”的主题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科普及活动,进一步营造培育城市人文精神的浓郁氛围。这些活动包括六大文化套餐:深圳城市人文精神建设电视暨网络辩论赛、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成就展、“生活中的社会科学”大型义务咨询活动、优秀人文社科读物推荐及展销、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讲座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有奖竞赛。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唇枪舌剑较量,先期举行的深圳城市人文精神建设电视暨网络辩论赛已经产生了两支决赛队伍,将于本周末展开巅峰对决。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有奖竞赛在深圳报业集团所属各大报刊上刊出试题后,来自普通市民的答卷雪片般飞来,目前已经基本回收完毕,将于8月25日抽奖并公布获奖名单。8月21日,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成就展将在市图书馆开幕,展览汇集了2000年至2007年间的深圳市优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重要学术活动、社科普及活动、社科研究机构及学科带头人介绍,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广大市民全面了解深圳市社科研究现状,分享优秀社科成果。在深圳书城中心城,从昨天起开辟了优秀人文社科读物展销专区,由社科普及周组委会聘请有关社科专家评选出的50种优秀人文社科读物尽列其中,相当热销。 昨天下午,《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夏伟东博士来到罗湖区东湖街道办,用一场精彩非凡的讲座为本届社科普及周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讲座拉开了序幕。接下来的几天中,还将有5场社科讲座陆续在深圳各区举行。 高端社科成果走近百姓身边 昨天上午九点半,深圳书城中心城刚一开门,许多等候多时的市民便蜂拥而入,直奔二楼大厅,在那里,数十张长桌围成一个矩形区域,16家不同职能的深圳社会科学专门学会纷纷派出了一流专家学者坐镇,为市民开展“生活中的社会科学”大型义务咨询活动。 正如活动主题“生活中的社会科学”所言,记者在咨询活动现场所见皆是与市民百姓“贴着心窝”的主题。在深圳图书情报学会的咨询台前,几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正在向专家虚心请教如何才能从汗牛充栋的图书馆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专家的一番讲解让他们豁然开朗,随即直奔旁边的市图书馆进行“操练”。在深圳市妇女发展研究会的咨询台前,著名心理咨询师刘力军正为一位婚姻生活遭遇情感困境的女士解开心中的疙瘩。深圳市潜能开发研究会的专家们则为学龄少儿们带来了先进的珠心算智力训练技巧,有效开发孩子们大脑中的潜能,提高学习成绩。 现场的十几项咨询全部将内容定位在市民生活和社会热点层面上,内容涉及劳动就业、社会保险、法律纠纷、证券投资、婚姻家庭等常见问题,由于选题准确、针对性强、时代感突出,受到了市民的普遍欢迎,活动现场异常火爆。深圳市社科院院长乐正对记者说,人文精神建设不应只是一个学术命题,它还应关注公众行为,把握社会脉搏,诉诸于百姓的生活细节。因此,社科普及周活动就是要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进来,使人文精神的构建成为公众话题。他强调说:“我们要拉近社会科学与市民的距离,让高端的社会科学成果也能走到市民身边?!? |
作者:本报记者王俊 |